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记者11月1日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储气库——文23储气库日前顺利完成扩能。其新增库容19.34亿立方米,日调峰供气能力达3650万立方米,整体储气调峰能力提升22%,对保障华北地区和黄河流域的民生用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重点项目,文23储气库是我国中东部地区库容最大、工作气量最高、调峰能力最强的地下储气设施。其设计总库容超100亿立方米,工作气量40.02亿立方米,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气调峰保供中占据核心地位。自投产以来,文23储气库累计注采气量超240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和华北地区天然气稳定供应。
据介绍,文23储气库分两期规划建设,一期工程于2019年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二期扩能工程作为提升储气能力的关键举措,新建24口注采井、扩建现有注采站、新增4台注气压缩机,以及配套建设4座丛式井场和相应的采气集输支干线。随着二期扩能工程的完成,文23储气库新增工作气量5.2亿立方米,日注气能力增加800万立方米,日调峰采气能力增加650万立方米。
“此次扩能工程的投运,进一步提升了天然气‘全国一张网’的储气调峰和应急保障能力。”国家管网集团中原储气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蒋平介绍,在冬季天然气供应高峰期,储气库日供气量可满足6500万户家庭的用气需求。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通过自主创新与国产化改造,文23储气库实现压缩机组、三甘醇脱水装置等关键设备国产化,有效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自主性。在智能化运营方面,文23储气库运用激光甲烷遥测云台、压缩机远程在线监测等技术,实现了远程工艺调整切换、压缩机一键启停、地面井下安全阀远程关断等智能化操作,构建起覆盖储气库全业务链的智能运营体系,大幅提升运营效率与安全保障水平。
“十四五”以来,国家管网集团加快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和地下储气库建设,新增储气能力近50亿立方米,为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