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时间10日晚,包括我国上海、美国华盛顿在内的全球六地同时召开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成果发布会,展示史上首张黑洞照片。
拍黑洞,全球科研机构这样合作
-
-
美国一名联邦法官近日对全球最大的学术期刊出版商之一——OMICS国际出版集团作出判决,要求其停止掠夺性出版行为,并向数千名受骗作者支付总额高达5010万美元的赔偿金。
美判决期刊出版商为“掠夺”行为买单
-
-
专业机构预测,英国已经具备了前瞻性立法、先进技术基础设施、高技能劳动力和精通技术的客户基础等基本要素,可以在未来10年率先部署“联网与自动驾驶汽车”(CAVs)。
技术+资金+政策,使英国抢占自动驾驶产业先机
-
-
掠夺性期刊已成为学术出版领域一个“毒瘤”式存在,如今终有此类出版商可能要为其掠夺性出版策略付出代价。美国一名联邦法官近日对全球最大的学术期刊出版商之一的OMICS国际出版集团做出判决,要求其停止掠夺性出版行为,并向数千名受骗作者支付总额高达5010万美元的赔偿金。
美法官要求掠夺性期刊出版商向作者支巨额赔偿金
-
-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日发表的一项气候研究报告显示,在北极班克斯岛上,热融滑塌的数量在1984年—2015年期间增加了60倍。研究指出,滑塌数量从1984年的63个,累计增加至2013年的最大值4077个。这项研究以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寒冷的连续多年冻土可能对夏季的极端气候非常敏感。
北极班克斯岛热融滑塌数量30年增60倍
-
-
日前,以色列区域发展部长哈内戈比先生接受《科技日报》等多家驻以色列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中以双方的合作是双赢的,“一带一路”倡议又为中以开启新的合作项目。
创新交流让中以合作之路越走越广
-
-
据美国太空网27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大约37亿年前,在失去大部分大气层后很长时间,火星才有大河,河流持续存在了数十亿年,很可能在不到10亿年前才完全干涸,且火星河道比地球上的河道更长更宽。
火星河道比地球上的更长更宽
-
-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发表气候学研究,评估中国履行《巴黎协定》的能力,这项针对中国现行减排政策的分析显示,中国有望达成《巴黎协定》目标,在2030年前就达到碳排放峰值。
中国有望达成《巴黎协定》目标
-
-
杜克大学前生物学家波茨康德的名字可能会被写进历史,以一种很不光彩的形式。据《科学》网站报道,有关波茨康德学术造假的诉讼以杜克大学向美国政府支付1.125亿美元画上句号。
出假成果,学术机构要自己“买单”
-
-
贫困污名化问题制约了减贫政策的有效性。加强对贫困人群的关注、积极了解贫困人群的困难及需求似乎是减贫其他所有事项的前提?
避免减贫政策成为贫困人群的“嗟来之食”
-
-
全球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奠基人之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艾伦·尤尔抛出“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瓶颈已至”的观点,引发业内许多专家的共鸣和热议。
深度学习并未走进死胡同
-
-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数学界最高荣誉之一——阿贝尔奖(Abel Prize)迎来首位女性获奖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级访问研究学者凯伦·乌伦贝克。
阿贝尔奖迎来首位女性获奖者
-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在通过产权组织提交的全部国际专利申请中,半数以上来自亚洲,中国、印度和韩国增长显著。
去年全球专利申请量创新高 超半数来自亚洲
-
-
3月14日,7国18名科学家在《自然》网站上联名呼吁“暂停可遗传的基因编辑”。但文中指出,“全球暂停”并不意味着永久禁令。相反,科学家们呼吁建立一个国际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各国在保留自己决定权的同时,自愿承诺除非满足某些条件,否则不批准任何临床种系编辑的使用。
基因编辑何去何从?“全球暂停”不是永久禁令
-
-
近日,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希蒙·厄尔曼发文表示,相信神经科学能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进一步的助力。那么,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究竟有什么关系?神经科学到底如何进一步助力人工智能发展?深度融合神经科学的人工智能将发生哪些变化?
神经科学会成为人工智能“超进化”的关键吗
-
-
日前,一份由70多个国家250名科学家和专家撰写的联合国报告警告称,地球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健康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如果不大力改善环境保护工作,到本世纪中叶,亚洲、中东和非洲的城市和地区每年可能有数百万人过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