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贝尔奖迎来首位女性获奖者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数学界最高荣誉之一——阿贝尔奖(Abel Prize)迎来首位女性获奖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级访问研究学者凯伦·乌伦贝克。

科技日报 | 2019-03-22 09:37:24

去年全球专利申请量创新高 超半数来自亚洲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在通过产权组织提交的全部国际专利申请中,半数以上来自亚洲,中国、印度和韩国增长显著。

科技日报 | 2019-03-20 09:32:51

基因编辑何去何从?“全球暂停”不是永久禁令

3月14日,7国18名科学家在《自然》网站上联名呼吁“暂停可遗传的基因编辑”。但文中指出,“全球暂停”并不意味着永久禁令。相反,科学家们呼吁建立一个国际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各国在保留自己决定权的同时,自愿承诺除非满足某些条件,否则不批准任何临床种系编辑的使用。

科技日报 | 2019-03-19 10:40:35

神经科学会成为人工智能“超进化”的关键吗

近日,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希蒙·厄尔曼发文表示,相信神经科学能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进一步的助力。那么,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究竟有什么关系?神经科学到底如何进一步助力人工智能发展?深度融合神经科学的人工智能将发生哪些变化?

科技日报 | 2019-03-18 10:03:27

联合国报告警示:地球环境破坏导致人类健康威胁增大

日前,一份由70多个国家250名科学家和专家撰写的联合国报告警告称,地球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健康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如果不大力改善环境保护工作,到本世纪中叶,亚洲、中东和非洲的城市和地区每年可能有数百万人过早死亡。

科技日报 | 2019-03-18 09:56:21

应对全球粮食挑战:产量、适应性以及食品安全

3月12日晚,“科学大爆炸(Science on Tap)”系列讲座之“未来农场:如何喂饱全球人口”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举行。此次讲座活动由英国驻华使馆和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共同组织。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的Zoe Wilson教授、Levi Yant博士和Kate Millar博士分别从有效的育种策略、进化基因组学、科研方法相关伦理挑战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演讲。

中国科技网 | 2019-03-13 14:57:34

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聚焦创新

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11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开幕,来自全球的4700余名政要、商界人士和民间机构代表参会,将在5天内讨论与环境和可持续经济有关的创新解决方案等问题。

新华社 | 2019-03-12 12:10:19

银河系到底有多“重”?

银河系到底有多“重”?一个国际团队日前报告说,他们利用美国航天局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欧洲航天局“盖亚”探测器对银河系进行了迄今最精确的“称重”,认为银河系质量大约相当于1.5万亿个太阳质量。

新华社 | 2019-03-11 09:55:59

《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全球环境治理行动计划》发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举办的第二届全球环境问题科学、政策和商业论坛9日在内罗毕举行。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当天在论坛上发布了《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全球环境治理行动计划》,力图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全球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一条新路。

新华社 | 2019-03-11 09:53:00

华人学者赵玉琪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美国微生物科学院是生命科学领域全球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会员组织——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下设机构,在国际微生物科学领域居于领导地位。该机构每年会根据候选科学家在微生物科学及有关领域的成就和原创贡献,层层严格审议、评选出新的院士。在2019年新院士评选中,华人学者、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赵玉琪博士因在病毒学方面的杰出贡献成功当选。

中国科技网 | 2019-03-07 21:12:42

量子信息技术上演“星际之争”

面对量子信息科技这一事关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领域,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迅速启动了相关的战略规划。在量子信息科技领域进行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工程化攻关的一体化布局,已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形成广泛共识,许多发达国家将之纳入系统性国家级科技计划。

科技日报 | 2019-03-04 09:32:39

中国进入“两会时间” 国际舆论聚焦新举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中国在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等方面将推出哪些新政策、新举措,成为国际舆论对今年两会的关注焦点。

新华社 | 2019-03-04 09:25:55

中国两会为何值得世界期待

春回地暖。3月3日,中国两会拉开帷幕。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有探究,也更期待。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03-04 09:21:39

“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2019”史上最接地气

2月27日,《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杂志宣布“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2019”评选结果。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本届榜单,那就是“接地气”。给人最直观的第一感觉是,技术的名字有点“土”。

科技日报 | 2019-03-01 11:08:23

天文+生物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在人们印象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向把目光投向深邃的宇宙。近日,它却爆出了一项生物学研究突破——由其资助的研究合成了一个类似于DNA的分子系统。这种分子系统能存储和传递信息。它虽然并不是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却告诉正在寻找地外生命的科学家,生命在其他星球可能以另一种形式存在,需要重新思考他们正在寻找的东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月21日出版的《科学》期刊上。

科技日报 | 2019-02-28 09:33:44

海量未知星系现身 射电望远镜立新功

近日,国际低频阵列射电望远镜(LOFAR)项目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数十万个过去没有被观测到的星系。此前,LOFAR对北半球四分之一的天空进行了详细观测。此次公布的数据中约有30万个射电源,而几乎每个射电源都代表着遥远宇宙中的一个星系。这些射电信号就像饱经沧桑的使者,在漫漫深空中行走了数十亿光年。

科技日报 | 2019-02-28 09:32:42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