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下沉黔江  精准帮扶中药材产业

2025-07-16 20:04:0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7月15日,中药材领域科技成果对接暨黔江区科技特派员集中服务活动在重庆市黔江区武陵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拉开帷幕。此次活动通过技术培训、实地指导等形式,将先进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的地形地貌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打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推动区域中医药产业发展,去年重庆市正式发布道地、优势及“渝十味”中药材官方名录。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集聚该所科研人员多年实践经验与科研成果,编写了《“渝十味”种植技术》一书,梳理了黄连、枳壳等10种重庆道地药材的种植精髓,为种植户与加工企业提供了从田间到车间的全流程技术指引。

赠书仪式上,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杨勇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向企业代表赠送了书籍100余册,为产业发展送上“技术宝典”,助力当地中药材产业标准化、规范化。

同时,活动中专家围绕中药材种植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授课。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蒲盛才以“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及政策解读”为主题,深入浅出解析了中药材产地加工的概念、与产地趁鲜切制加工的区别,产地趁鲜切制加工的优势等,解读了中药材产地加工的最新政策、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重庆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总工、正高级工程师胡仕林详细推介了药香植物精深加工实验室的前沿研究方向与核心业务,展现了中药材从原料到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化路径,为产业延伸提供了新思路。

随后,专家团队兵分多路,深入太极李子村和太河村,在中药材种植基地与加工园区开展实地指导。在田间地头,专家们俯身察看药材生长态势,与种植户细致交流,解决现实种植难题,提出定制化方案。在生产车间,专家们紧盯加工环节,围绕工艺升级、质量管控等提出专业建议。

重庆市科技局帮扶集团驻太极镇工作队副队长汪金盾表示,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此次专家来黔开展技术服务,采用“院所+工作队+农户”联动机制,形成从种植到加工的全程服务体系,对于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升级,中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市科技局将持续推进帮扶制度,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杨勇表示,此次活动是市药植所践行“五个好”使命,做好“赋好能”,“助好力”的具体行动,通过“理论授课+实地指导”的模式,实现了科技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未来,市药植所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化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协同创新,推动重庆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黔江区中药加工企业与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重庆市日化所就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标准制定、中药材提取等方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下一步,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将与黔江企业联合组建科研团队入驻武陵山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开展产业技术攻关。

此次活动由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联合市科技局帮扶集团驻太极镇工作队、黔江区科技局、重庆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共同主办,黔江区农业农村委、林业局协办,武陵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承办。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