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逛展不用赶!这些博物馆延长“营业时间”

2025-07-23 14:17:29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点击数:

暑期观展热潮不减,近日,河南省多家博物馆延长了开馆时间。

7月21日,郑州博物馆、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等6家博物馆发布通知:

即日起至8月31日,取消闭馆制度,实行全周无休开放,闭馆时间也从原来的下午五点延长至六点。

郑州博物馆讲解员 余萍:我们在延长开放时间的基础上,实行了个人观众免预约制度,观众可以刷身份证或者扫码登记信息入馆参观,不用在网上提前预约。

市民 程炎钦:现在到六点的话能多看一个小时,时间不用那么赶,带着孩子慢慢逛一逛,给孩子讲讲历史文化,孩子也挺开心的。

此外,河南博物院将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八点。

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多个洛阳热门场馆,在暑期取消周一闭馆,并将开放时间延长至下午六点。

“问秦”特展

追溯秦文化形成脉络

甘肃简牍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甘肃秦文化考古成果特展。

陇原大地是秦人的发迹崛起之地。关于秦人的起源,在学术界,有“西源说”与“东来说”两种不同的观点。

“西源说”,认为秦人源自西部的游牧民族。

“东来说”,认为秦人的嬴姓部族来自东面,从东迁徙至甘肃一带。

对此,甘肃清水县李崖遗址的考古发现为“东来说”提供了佐证。

甘肃简牍博物馆工作人员 罗宇盈:文献中记载“秦人嬴姓,与殷商同源”。清水县李崖出土的一系列文物,带有浓厚的商文化遗风。例如商式簋、陶簋,这一系列文物很好地实证了秦人“东来说”。

位于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马家塬墓地,作为目前发现等级最高的西戎贵族墓葬群,以奢华的马车和丰富的人体装饰闻名。考古证实,这是戎人贵族陪葬用的礼仪车。

史书中记载,秦人先祖“在西戎,保西垂”,秦人的祖先们,在西戎保卫着西部的边陲。但秦人与当地戎族的关系,远非“战争”二字能概括。

代表秦文化因素的秦短剑与代表戎文化因素的铲足鬲出土在同一墓地,这也体现了秦戎文化的相互交融。

展区的礼县四角坪遗址作为2023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首次与观众见面。这片秦代大型礼制建筑群,体现了中国古代统一国家形成初期的风格与气魄。

甘肃简牍博物馆工作人员 罗宇盈:眼前出现的瓦当与板瓦等建筑构件,均出自礼县四角坪遗址,天坛、地坛的建筑风貌都受其影响。有考古学家推测,该遗址是始皇西巡的一个重要祭祀场所。

展览的创新互动设计也是一大亮点,戴上VR眼镜,观众可身临其境探索隐秘的秦陵。

参观游客 申砚歌:这个门票设计真的特别可爱,一面是文物的真实照片,另一面是卡通版的文物,设计成了表情包。

除文物陈列外,展览还通过考古工具墙、“寻秦记”纪录片等形式,揭秘考古人背后的故事,让观众在关注文物的同时,致敬考古工作者的付出。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