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向未来”媒体培训研讨班在湖南长沙举行

2025-07-23 19:14:4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7月22日,“融合向未来”媒体培训研讨班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研讨班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和分享交流,着力提升对儿童青少年残障融合议题的关注度、传播力和行动力。

联合国数据显示,在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0岁的国家中,每个人平均约有11.5%的寿命(约8年)生活在残障状态中。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7岁,但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居民大致有8年多时间为带病生存。2024年,我国0—14岁人口约2.2亿人,60岁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一老一小是无障碍环境的刚需群体。这些权威数据说明,无障碍环境的受益群体涉及“所有人”。

培训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干部顾冰就“多视角下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报道”进行解读,并以“共建‘有爱无碍’社会环境”为题,从立法背景和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制度亮点、做好贯彻实施注意的几个问题,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顾冰列举了一系列媒体报道案例,探讨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报道如何“出圈”“出彩”“出效”。

围绕国内残疾儿童保护法律体系,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孙计领以融合教育背景下的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为例,分析阐释了残障融合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关系,重点解读了“无障碍环境”的内涵、受益人群、内容与价值,分享交流了无障碍宣传报道存在的不足、应注意的问题。孙计领认为,涉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要重点宣传无障碍环境理念、知识、文化、意义和价值,提升全社会的无障碍环境意识,消除错误认知。同时,相关报道应积极融入大局,与城市更新、适老化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相结合。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项目官员李侁瑞则介绍了全球残障儿童青少年发展概况、儿童权利与残障融合相关情况,讲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政府及各界合作伙伴携手开展的相关项目的情况及展望,并特别分享了媒体在对“儿童青少年残障融合”“无障碍环境建设”等议题报道中应遵循的原则与指南。

研讨班由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主办,长沙市妇联协办。主办单位已连续17年就儿童权利相关议题在全国多地开展一系列专题培训。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